课程开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部门 > 教研室 > 课程开发

关于常外课程的思考和规划

发布时间:2014-12-15

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的载体,是育人目标的践行,是学校特色的支撑,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此,课程决定学校,课程成就学生。下面就我校的课程管理问题向全校教职员工报告四点意见,以求共识和实施。

一、进一步提升对现代课程设置要求的理解力。

一个学校如何科学设置课程,应符合三个要求:

1、树立“显性(知识和技能)+隐性(情感和意志)”的全面课程观。

2、明确“规范(普适性)+选择(差异性)”的课程设置方向。

3、确定“特色(独特的)+精品(品牌的)”的课程设置重点。

二、进一步提升对我校课程设置安排的适应力。

作为常外的教师应适应我校三个维度的课程设置安排:

1、基础性课程。

它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的整合和综合,是必修课程,具有统一性和意志性。其中,通用技术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有阅读课、人文课、口语课、心理健康课、主题班会课。

2、拓展性课程。

它是三级必修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深层发展、个性发展,是“必修+选修”课程,具有普适性和选择性。它包括初、高中的社团课、第二外语选修课、大课间活动课、午读午唱课、特长(含小专业)训练课等。

3、活动性课程。

它是学校每个作息时段内容和各项各类活动以及学校举办的五大节等活动内容的统称,根据“一切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这些活动性课程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创新精神,是选修课程,具有差异性和灵活性。

三、进一步提升对我校课程设置实施的执行力。

1、基础性课程必须铁板一块、必须名副其实,不能备课和上课两张皮、不能课表和实事两张皮。尤其是校本课程要有课程标准、系统教材、有备课、有上课、有作业、有评价、有效果,请教科室和教务处牵头执行到位。

2、拓展性课程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体,必须加强开发,必须务实落实,不能搞形式、走过场、摆样子。尤其一是学校社团课必须根据“学科拓展类、特长兴趣类、实践操作类”放手、放开和名副其实,并出精品(如丁玲文学社团等),请教务处认真落实到位;二是第二外语的选修,除了目前的高一周六的俄语、韩语选修课外,还要开设西班牙语,与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对接好,请国际部在今年作项目去落实好;三是科教楼门厅、连廊要展出一系列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原理或结构图,展示学生有含金量的科技作品(今后将建设机器人操作室),请教学线组织落实;四是加大对心理健康咨询室的硬件投入,请后勤线组织落实;五是增强社会实践活动,要建立学农、学工、学商等基地,并建立学分制,请德育处组织落实。

3、活动性课程既然是课程,就必须确定好活动的目的和目标,设计好活动的流程和内容,组织好活动的人员和实施,开展好活动的评价和总结。每一项活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必须规范化、课程化,必须有实效、有达成。在体育活动方面请总务处要加大对室内外健身器材的投入,另一方面请德育处和体育组要提高晨练、大课间活动质量,三方面年级组内部可适时适量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在作息时间方面,全校师生必须坚守“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在学校五大节的举办方面,各年级各班要增强准备性、全员性、教育性、趣味性,进而形成长效机制,并形成精品活动、龙头活动。

四、进一步提升对学校课程设置到位的发展力。

学校课程设置到位的效果和后劲关键靠教师。教师要想在课程改革和创新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作课程的主人,作课程的践行者、创生者,具体做到以下四点:

1、重视自己的专业理念,提高课程自信力。

2、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课程实施力。

3、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课程驾驭力。

4、优化自己的专业作风,提高课程发展力。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要促进人的健康成才,实现人的优质发展,关键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在课程建设中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在课程实施中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力,唯有课程的务实创新方显学校育人质量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