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部门 > 教研室 > 课程开发

《模型解题法》的实施计划与做法

发布时间:2014-02-28

     今年寒假,校长给我们高三的数学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题,要求我们阅读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模型解题法》,看了之后,发现这本书对解题的论述理念新颖,策略设计科学,案例整合典型,对高中阶段典型题型解题方法总结细致到位,为高中学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提供很好的指导,是一本高中一线数学教师和学生的良师益友,由于我现在任教的两个文科班级数学解题能力较差,为了快速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以期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特制定《模型解题法》的实施计划与做法。
1,让每个学生自己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归纳总结解题策略。在解题之前要学会进行解题策略设计,在具体解题过程要有优化意识,解题之后务必养成勤于反思及时记录的习惯,以便于及时将解题体验(灵感性的、零星的、不全面的甚至是肤浅的,但极为可贵的,稍纵即逝的)上升到解题理论,经过总结提炼,补充丰富、修改完善,就可形成较为固定的但却是极为灵活的、开放的、有效的的解题策略。
2,在平时的教学中让每个学生注意运用模型解题法的注意事项。
(1)让学生明确知晓模型解题法的操作流程。一般来说模型解题法的操作流程都得经历以下几个步骤:阅读题目→分析思考→规范作答。在分析思考的这一步:我们一定有思维的出发点和结束点,其中出发点是题目的已知条件,而结束点就是题目的结论;对于关系较为复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思维的突破口,即找到题目的“眼睛”。
(2)让学生重视模型的第一步。对于“审题、识模”,要格外重视!解题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解题思路的获得,要想尽快获得高效的解题思路,就要在“审题→识模→转化与化归问题”各环节上狠下功夫。
3,每节课都给学生模型解题法的示范。引导学生明晰典型题目的解题过程,从不同方面不同的层次锻炼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其作用直接表现为:(1)对课本中的定义、定理、公理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化,连点成线,线组成面,由面成体,构建立体知识网络。(2)丰富应用含义,增加应用层次。(3)概括提炼数学方法,进而形成数学思想,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结合湖南文科高考命题的特点,结合该书所编列的21个解题模型,在第二轮复习中,有计划的选用复习该书中的部分模型,具体安排附表如下:

2月中旬——月底 3月初——三月中旬 3月中旬——三月底 4月初——四月中旬
角模型(单角、多角、倍角);三角函数模型;三角函数的图像;向量的几何模型;向量的坐标模型;向量与三角形的“心”模型;边角互化三角形模型 古典模型与几何模型;等体积变换模型;线面平行转化模型;垂直转化模型; 化归为等差等比数列解决递推数列的问题模型;解析几何中的最值模型。 函数性质模型;分式型模型;抽象函数模型;函数应用模型;构造函数模型解决不等式问题;